《功夫》里的经典配乐

HiFi秀 | 2017-6-8

《功夫》里,一首《流浪者之歌》,让声画完美结合。

匠心独具的音画完美结合—《流浪者之歌》与《功夫》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

《流浪者之歌》分为四个部分,约8分35秒。第一部分(00:00~1:00):中板,C小调,4/4拍子。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第二部分(1:01~4:30):缓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在这部分,管弦乐并不太明显,始终是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第三部分(4:31~6:13):稍为缓慢的缓板,2/4拍子。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第四部分(6:14~8:35):2/4拍子,急变为极快的快板, 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普赛民族性格中能歌善舞的另一面。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拨奏与高音区的滑奏无比欢愉;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接着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断奏所构成的像游丝般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匠心独具的音画完美结合—《流浪者之歌》与《功夫》

《功夫》这部电影是当年非常成功的商业片,包揽了中外电影节提名和获奖共24项荣誉。在香港电影低迷的时候,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影片在一如既往的延续了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但又除去了粗俗的搞笑技巧,带来的欢乐气氛中反到有一些凝重。摄影风格的变化使得周星驰的导演技法更加成熟多样,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配乐,将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间音乐等多种类型融入其中,令人称赞。电影作为一门视听兼收的艺术,声音在电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再现和表现作用,音乐是电影艺术声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营造与影片贴切的气氛还能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功夫》里,一首《流浪者之歌》,让声画完美结合。 

《流浪者之歌》开始的剧情,约在电影的35:37处,是斧头帮老大试炼阿星,让阿星杀个人以此作为加入帮派的敲门砖。因之前在猪笼城寨与包租婆有过过节,他想偷偷杀了包租婆,结果因身手不好匕首多插入自己身上,并且错误听信肥仔聪的意见吹口哨招致眼镜蛇毒咬,结果暗杀计划被发现,与包租婆上演了一场追逐戏。这段非常精彩,衣服破烂狼狈不堪、身上插满匕首、嘴唇红肿的阿星与穿着睡衣嘴叼香烟、头发缠满卷发棒的包租婆一个逃一个追,导演在画面上的处理具有浪漫色彩,两位主人公的腿因快速的奔跑而做成了动画片里样子,音乐引用了乐曲的第四部分,极快的快板增强了电影的情绪,小提琴欢快的节奏无形之间在体验上加快了观众对于剧中人物的动作上的理解,速度上有所提高,这段音乐大概持续了1min,在电影1/3处出现,是一个小高潮。音乐的停止是在包租婆空中翻转撞到公路边广告牌上作为结束。紧接着,阿星在十字路口中央指示灯的线路箱里用内力逼毒,嘴唇又红又肿,因为痛苦他猛烈敲打着四周的铁皮箱留下手印。从36:50~37:41开始,乐曲的第一部分突然出现,配合着敲击声音,感觉十分的痛苦,充满忧伤悲痛的情绪。画面阴暗,观众也好像被带到那个环境中去了。接下来,画面亮了起来,肥仔聪出现在画面中间,37:45音乐缓缓的出现,引用了乐曲的第二部分,缓慢的节奏,就像肥仔聪呆板的样子,然后阿星安然无恙的出现在肥仔聪的面前,有那么一丝戏谑的成分。到38:00时,随着一声汽笛声,《流浪者之歌》在电影中引用的部分全部结束,但是令人回味无穷。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独奏 海菲茨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