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刮出来的文化

爱黑胶 | 2017-6-8

文化.png (274.6 KB, 下载次数: 3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5 17:33 上传

  自从爱迪生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以来,人们对改善音响系统重播效果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可以这样说:因为有了留声机,才有了音响技术的进步;因为有了音响技术的进步,才得以保留了众多珍贵的历史声音,为人类文化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一百多年来,留声机的发展已是今非昔比,从早期的铁线技术到纸筒技术再到粗纹唱片直至后来的密纹唱片的不断演变,留声机这个古老的名词并没有被人淡忘,只是现在人们习惯称之为LP而已。

  而且在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用方便、调试简单、保养简单等等优点的新制式音源日益普及的今天,仍然采用模拟技术的
LP虽然还需要小心翼翼地调校,还需百般呵护,而且携带不便,但依然没有如人们想象般被淘汰,反而显示出了前所未见的生命力。在欧洲,LP仍然是主流的音源载体;在东南亚及国内很多高级发烧友眼中,LP依然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其实1877年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所发明的留声机所使用的讯号记录载体并不是圆形的唱片,而是管状的圆筒;直到1887年,另一位发明家爱美尔·白莲娜(Emile Berliner)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薄形录音圆盘,成功取代了在十年前的管状录音圆筒而风行于世,也就是留声机的一次技术革命,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
  唱片的演变史

  留声机的工作方式是利用尖刀在载体上刻纹的方法记录声音,也可以称为机械录音。早年的唱片在录制时,音乐家们面朝大喇叭筒使劲地表演,喇叭筒收纳了声音后,形成对声波压缩的效应而传给筒底的金属振膜,膜的另一端上装着的刻纹刀受到振膜振动的驱动,随着振幅的变化在旋转着的蜡盘或蜡筒上刻上弯弯曲曲的纹槽,因而有人把这个过程十分形象地叫做灌录唱盘。声音信号被记录到蜡盘上以后,经过真空镀膜和电铸等工艺制成金属模版,再用它压制出上市售卖的商品唱片。这样的产品算是最原始的直刻唱片,因而直刻的意思表示声槽是由声源直接刻录而成。
  自从诞生了电子管,唱片的生产也实现了电气化,刻纹刀改为电动式的结构,新式的录音胶片淘汰了昔日的蜡盘,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演员不再需要大力演奏(唱)了,而可以在传声器前轻松愉快的献艺。声频电流经过电子管的放大再去驱动刻纹刀,在胶片上雕出精密的纹槽,从而使唱片的音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声音信号虽经历了声→电→机械的转换过程,但记录的毕竟是声源的第一手材料,所以仍然算是直刻唱片。
  后来由于磁性录音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技术上为了能够进行编辑加工,已渐渐放弃了直刻工艺,改用磁带先将讯号录下来,然后从磁带放音再将讯号刻到胶片上去,因此刻纹机又被叫做翻片机。尽管这种做法有利于节目的加工和保存,但却使唱片的电声性能受到磁带自身素质的限制,因此唱片实际上成了磁带节目的复制品。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