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第42街》在肯尼迪歌剧院进行预演,1980年8月25日《第42街》在冬季花园剧院首演,虽然,此后几年里《第42街》不断辗转不同剧院,然而连演3486场的辉煌成绩,堪称经典!原版演员主要有万达·理查特、乔·波娃、里·罗伊·里姆斯、杰瑞·奥巴赫和塔米·格里姆斯、卡罗?库克等。
《第42街》在百老汇演出排行榜上位居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第二名。与第一名《合唱班》一样,都是讲述歌舞人生的后台音乐剧,也都赢得了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奖。这两部音乐剧拥有同样的设计班子,场景设计师罗宾·瓦格纳、服装设计师热尔·V·阿尔德里吉、灯光设计师沙龙·马瑟。只不过《第42街》的服装道具比《合唱班》更为繁多豪华,精美的服装共计54750套,使《第42街》成为20世纪美国剧院演出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演出之一。
1981年托尼奖的评选人将音乐剧《第42街》认定为一部新作,《第42街》实际上是1933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歌舞片的翻版,这部经典歌舞片由著名的歌舞片导演巴斯比·巴克雷(Busby Berkeley,1895-1976)执导。20年代末,歌舞片这种新兴的电影类型开始走下坡路,眼看歌舞片就要成为电影史上最短命的片种。这时,华纳公司独领风骚,将联合公司的导演兼编舞巴斯比·巴克雷挖了过来。他也成为了使歌舞片这一类型起死回生的头号功臣。
巴克雷来自百老汇,而逐渐在好莱坞成名。他的编舞观念极大地影响了30和40年代美国歌舞片的风貌。在这部里程碑式的歌舞片《第42街》中,观众第一次真正领略了来自百老汇的完美舞蹈场面。在巴克雷的镜头中,在那些夸张的巨大的花卉、小提琴、甚至是瀑布的道具衬托下,那些漂亮而性感的舞蹈女郎尽情展现着她们美丽的角度。
影片大红大紫,其成功远不止于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以及多首插曲流行,更重要的是该片是一部以现代百老汇剧场后台艰难生活的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带有娱乐行业 “自体反思”性质的影片,更强化了“后台歌舞片”(Backstage Musical)类型。这种影片在50、70年代以后较为流行。该片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是:顽固的百老汇导演对音乐剧的苛求和执着;任性的明星扭伤了脚踝;合唱班的女孩成为了领衔主演,并取得了成功。后台歌舞片的公式就是幻想的胜利,这也是美国梦的一种典型表现。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